一、基本风量计算公式
1. 槽边吸风法
酸洗槽产生的酸雾通常通过槽边吸风罩收集,风量计算以控制风速为核心。公式为:
\[
Q = L \times B \times V \times 3600
\]
Q:风量(m³/h)
L:酸洗槽长度(m)
B:酸洗槽宽度(m)
V:污染源控制风速(m/s,通常取0.2~0.5m/s)。
示例:若酸洗槽尺寸为24m×3m,控制风速0.2m/s,则风量为:
\[
Q = 24 \times 3 \times 0.2 \times 3600 = 496,800 \, \text{m³/h}
\]
此方法适用于槽体面积明确且酸雾扩散范围集中的场景。
2. 经验公式法
部分设计案例采用简化公式:
\[
L = 2V \times AB(A/B)
\]
其中,\( A \) 和 \( B \) 为酸洗槽的长宽比参数,需根据实际槽体尺寸调整。例如,某案例中计算得风量5000m³/h,并加安全系数后选风机风量5468m³/h。
二、关键参数的确定
1. 控制风速(V)
酸雾浓度高或环境湿度***时,建议提高风速(0.3~0.5m/s)以确保收集效率。
低温、低气压环境需适当增加风速,防止酸雾沉降。
2. 安全系数
实际风量需在理论值基础上增加10%~20%的安全系数,以应对风管阻力、设备老化或突发负荷。例如,理论风量5000m³/h,加15%安全系数后选风机风量5750m³/h。
3. 盐酸蒸发量验证
酸雾产生量与酸液蒸发相关,可通过蒸发公式辅助验证:
\[
G_z = M \times (0.000352 + 0.000786V) \times P \times F
\]
M:盐酸分子量(36.5)
V:酸液表面流速(实测值,如0.3m/s)
P:HCl蒸汽分压(如20℃时30%浓度盐酸对应10.6mmHg)
F:蒸发面积(如6×0.6=3.6m²)。
示例:计算得盐酸蒸发量0.85kg/h,对应进口浓度163mg/m³,可验证风量是否满足处理需求。

三、风机与净化塔选型
1. 风机选择
根据核算风量和系统阻力(含风管、填料层压降)选择风机。例如,某案例选用BF472型风机,风量5468m³/h,风压1830Pa。
需考虑防腐材质(如玻璃钢)以适应酸性气体。
2. 净化塔匹配
喷淋塔处理风量需覆盖核算值,并留有余量。例如,某项目选用处理风量18000m³/h的PP材质净化塔,配合NaOH溶液喷淋中和HCl。
四、***殊情况的处理
1. 多槽或复杂布局
若车间有多条酸洗线,需分别计算各槽风量后汇总,并考虑风管分流均匀性。例如,两个酸洗槽总风量为单槽风量之和的1.1~1.2倍。
2. 环境因素修正
高湿度或低温环境需增加风速补偿,防止酸雾凝结或沉降。
车间密闭性差时,需通过门窗等自然进风口补风,避免负压过***。
五、总结与注意事项
1. 核心公式:***先采用槽边吸风法(\( Q = L \times B \times V \times 3600 \)),结合安全系数和实际工况调整。
2. 验证手段:通过盐酸蒸发量计算补充验证风量合理性,确保净化塔处理效率(如85%以上)。
3. 设备匹配:风机风量需覆盖核算值并考虑压损,净化塔规格应与风量匹配。
通过以上方法,可精准核算酸洗塔风量,平衡环保效益与运行成本。实际应用中需结合现场测试(如风速仪监测)进一步***化参数。